Page 10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0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三)灵活的育人方法
                 针对不同的育人内容,大学体育教育者需要选用不同的育人方法方能顺利
             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复杂性,要求大学体育教育者

             在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育人方法。
             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选择的育人方法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品德素
             质发展现状,是否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提高育人效率,是大学体育
             教育者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例如,想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大学体育教育

             者需要在采用讲解法的基础上,善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大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体育精神的具体表现)、探究法(让大学生探究“不同体育项目比赛中的
             体育精神有何差异”)、观摩法(带领大学生到现场观摩体育比赛,并评论职业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行为表现)、游戏法与比赛法(通过组织游戏与比赛的方法培

             育大学生的体育精神)等方法,让大学生在各种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
             了解。
                 (四)直观且外显的育人过程
                 第一,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例如,大学体育

             教育者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讲解是非常直观的。在育人过程中,大学
             体育教育者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使大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自己
             讲解的育人内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强调“寓德于体”,这里的“体”
             即身体体验,主要表现为各种以身体动作练习为主的活动。大学体育教育者需要

             通过动作示范直观地向大学生演示身体动作练习的难点,引导大学生体验感悟在
             身体动作练习过程中如何克服身体疲劳和生理极限,提升意志力。第二,高校大
             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具有外显性的特点。例如,大学体育教育者可以直接通
             过大学生在身体动作练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品德素质。

                 (五)开放的育人环境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环境的开放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育人空间的
             开放性。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空间不仅包括本校的教室、操场、体育场(馆),
             还包括校外的体育场(馆)以及各种能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如林地、高地、

             河流湖泊等。二是育人时间的开放性。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时间不是只有
             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而是包括大学生参与各类课外体育活动的所有时间。三是
             育人资源的开放性。校际合作、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成为很多高校采用的育人模



                                                                                  ·91·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