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06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缺少相应的评估与评估手段,很难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思政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
                我国高校应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实现内涵型发展。
            “一流”的大学建设以“一流”的专业和学科为根基,而“一流”的专业建设离

            不开“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建设平台就是“一流”的课堂教学。“一
            流”的课堂教育应该是价值观导向、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课
            程思政则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导向。因此,知识与技巧的传递与引导,应当
            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而非分裂的,只有结合体育课程的实际,将两者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能使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顺利进行,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教化作用,培养
            学生的身心健康、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理想信仰,是立
            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2. 大学体育教师思政素养是思政融入的盲点

                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大学体育课上开
            展课程思政教学,教师除了要具备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充分认识其所
            包含的社会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体育思想观念的制约,大部分大学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正确认识到课程

            思政的重要性,缺乏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意识,同时,缺少对体育课程教学内
            容的发掘和运用,仅注重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培训和达标,缺少对学生进行
            育人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德”和
            “艺”的辩证关系。德是所有行为的先决条件,而掌握技术既要提升体能,又要

            为道德培养提供条件。一些教师没有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去认识思政教育的本质,
            没有正确认识对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目标,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课程思政
            与专业训练两种表象的问题,这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学科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

                3. 课程思政管理和实施体系不健全
                要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又科
            学的制度来保证大学的课程思政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对大学体育
            课程思政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管理,确保其健康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
            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实践机制还不完善。在管理体制上,

            尽管大学已经初步建立了体育课程思政的,但还没有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
            分工”的工作模式。特别是一些大学还没有明确规定“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在内容、职能等方面的划分,使体育教学在某种意义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



            ·96·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