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0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竞技能力,更要加强自身的竞技精神和竞技素养。
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
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身体
素质、身体状况,认识其个性特征,从其爱好入手,通过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等
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3.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思政教育效益
大学体育课的思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不同,它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而非
以正确的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此,应加
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整合。大学生个体思维已初步形成,形成了特
定的政治思想形态。所以,大学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死板,要结合
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把技术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第一,要注重
从点到面的角度进行理论教育,对思想政治要素进行深度地发掘。从一个运动的
角度出发,发掘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等社会性的作用。第二,要
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将思想政治的理念引入课堂。例如在进
行篮球训练时,当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技巧之后,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
式来训练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又如,在组
织竞赛时,让学生担任裁判、教练等职务,透过角色转换,让学生体会到各自的
职责,并从另一身份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等。要使大学的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
结合,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与激励
大学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学校应思考如
何构建科学、有效、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全面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力求多
元、多层次、动态地进行考核、评价和调整。在课程设计、课程大纲、教材选用
等方面,应健全课程评价体系,确立“体德双馨”的评价观念,在教学计划编制
等教学档案的审核与评审中,着重考虑“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导”的同
步提升,在领导、督导、同行、学生中发挥作用;在教师和其他多个主体的教学
评价指标中,教师的思想政治测评比例应该是正确的;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而非
成果的评价,重视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意表现和协作意识,以此来确定
课程的学习效果,促进其内在发展。要完善大学体育学科思政课的创新体系,开
展“思政课”活动,以参加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成效作为考核、职称评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