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1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4. 体育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以适应新
             的教学内容和新的学生特征。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当中,需要强化体育教

             学方法的创新。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自身具有增强体质、团结协作、锤炼意志、
             永不言弃等运动特质,是思政特点的充分体现。例如在体育排球项目教学中,通
             过挖掘中国女排爱国、拼搏精神的亮点,通过讲解教学法,把女排精神贯穿在教
             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体育树立正确的认识,强化运动项目的内涵教育。因此,

             在体育自身的特质下,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打造体育与课程思政融合体系。
                 (三)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特点
                 1. 寓德于体
                 古代崇尚“用贤”“尚德”的用人思想,而现代提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

             的根本任务。可见,无论何时品质的培养是社会的最终归属。北大校长蔡元培提
             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中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可见他对教育中培养德
             育的重视。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
             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始于体育,体育中蕴

             含德育。众所周知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无论何时,她们始终展现出
             团结协作、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正是体育运动项目中蕴含的育人精
             神,才能更加说明其具有思政教育的特点。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当中,要
             始终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才能打造出自身特色课程体系。

                 2. 价值引领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价值特点,而体育课程思政则是更充分地把体育与思想教
             育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其教育的价值引领。我们了解的课程思政的提出绝不是把
             大学的各类课程都变成思政课,而是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把体育打造
             成单纯的思政课,而是建立在体育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思政元素形成育人的
             体育课程体系。而体育中蕴含的德育特点,则是其价值引领的重要体现。因此,
             体育课程思政要始终把体育价值引领作为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深入构建价值体系,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任务。
                 3. 人文立课
                 20 世纪 60 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体现出教育更重视人格的形成。



                                                                                 ·101·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