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1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由此可知,“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既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改革的现实
需要,也是在高校中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高校思政课程
教育质量的内在驱动力。”而体育课程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
程中蕴含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征,
充分蕴含了思政元素。因此,研究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及价值,有助
于构建“大思政”下的体育学科特色内容,对实现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
1. 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本质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始终坚持以德为本质,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三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体育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实现育人目的,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体育课程思政的建
设始终要立足于其核心本质,以培育学生品德为核心要义。在体育学科建设当中,
在立足学科特色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形成体育课程思政特色体系。
2. 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
念的时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时代新人。所以,
在体育课程思政当中,需要结合“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实现全员育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相结合;实现“全程育人”,需要把思政元素贯穿到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课程
设计等方面,建构全面融合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无论是课堂、课外,显
性还是隐性的课程,都需要把体育课程思政融合特色纳入完整体系建设当中。
3. 体育课程思政的导向是课程目标多元化
体育课程目标指体育课程要达到的期望程度,规定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以
后,在学生体质、技能、素质等各方面的指标达到的一定程度。因此,体育课程
目标是实现培养人的导向。我们观察体育课程目标从“三基”到“三维”再到“核
心素养”的转变、从强调社会价值到凸显个人价值的转变、从单一的课程目标向
体系化的转变,体现了课程目标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所以,体育课程目标包含体
育知识传授、体育价值塑造和体育能力培养等多元化特点。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