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13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系的意义。例如在体育课程目标当中,充分体现育人的目标;在体育课程实施当
中,充分挖掘课堂思政元素,用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在体育课程
管理当中,全面落实体育与思政协同发展,建构出体育与课程思政的模式;在课
程评价上,形成全面评价,从学生的技术、行为、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
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 贯彻新时代体育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的体育课程目标建设需要在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教
育。因此,贯彻落实体育课程多元目标需要立足我们的育人本质特点。2017 年
倡导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健康
行为。从体育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就可以看出体育品德已经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
标,对于体育课程的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因此,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更加突出
品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体育课程思政则是为了更加充分地贯彻课程目标。
三、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重视道德浸润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是古今中
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高校办学遭遇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临
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碰撞,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
了极大的冲击。基于这些情况,使得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因此,探寻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机制、评价体系等在特殊空间和节
点中交叠、重构,破解堵点和难点,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环境的时空转换,
是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与改革中的重要命题。
(一)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
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
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依据相关文件,各个高校在课程思政建
设的实践过程中就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来看,首先面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