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1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5. 科学管理,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
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变革的重要纽带。大学体育教师评价
制度应从多方面出发,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指导理念,并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
育的评价体系;为体育教师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得到内外部环境的支
持;在持续的体育实践中,体育教师评价反馈机制中定期吸收体育教师的管理反
馈和适应情况,并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监测。良好的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长
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体育环境。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应体现在体育
理念及政治教育评价上,更加重视对评价的诊断和动机倾注。在学习活动中注意
学生行为的变化,从而诊断体育活动中的问题;实现以运动技术为中心,专注于
学生身体及思政开发的转型,注重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从立德树人的观点和概
念出发,对学生身体及精神健康的发展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出发,通过
对学生的学习关心和同期状态的评价来实现教学的转变。从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实
现多样性,注重学生掌握和使用体育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理解问题,
并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
6. 优化师资,提高体育教师思政素养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体育教师的一次全新挑战。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
课程中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营造良好的课程生态,履行体育教师政治教
育的责任,践行国家对课程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要求,建立体育与思政教育相衔
接的课程内容系统。授课方面,在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把旨为培养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政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去。通过自主学习等
其他渠道,提高探求体育思政元素的能力,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适当的教
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情景以自然的方式整合思政元素教育学生。
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平台,结合多媒体
技术、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等使其具体化、精细化,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思政”
的建设,使体育课程协同思政课程共同培养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遭
遇建设主体、资源开发与运用、内容建设和目标认同等困境。研究通过以学生为
主体,强化建设方式和实现多元化建设目标,寻找出与之对应摆脱困境的教学机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