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2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产生抵触心理。而合作是当下高素质人才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在高校
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培育大学生合作意识,仅凭面对面的各类讲授活动显
然是难以实现目标的,需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个体之间的语言、行为和情
感教育,才能以实现共同目标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
关系。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大学生合作完成,如篮
球比赛、400 米×4 的接力跑等。由此可见,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蕴含了大量有关
合作的思政元素。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引进合作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
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善于合作,进而能够让学生在体
育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密切合作,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及团队优势,可以取得良
好的效果。
2. 竞争元素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着衣食住行无忧的日子,使得其
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和品质。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各
领域的竞争也日渐激烈,若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则会让大学生丧失前进的动力,
且会影响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立足与发展。因此,培育大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十
分有必要的和重要的。而竞争是体育的固有属性,体育本质特性决定了体育课程
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正因如此,基于某种意义角度而言,大学体育教育是培
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教育。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结
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良性的竞争环境和秩序,引导大学生在情境中如何正确处
理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深刻领会到竞争与合
作之间的关系,便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强化,对大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
3. 公平元素
对于大学体育而言,其公平性主要体现在规则、环境、权力、裁决等方面。
而基于体育运动时间节点角度而言,公平性体现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
平三个方面。基于此理解,体育课程中公平元素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体育教
育资源公平分配、体育运动结果评价公平等。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引进
公平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对培养学生维护公正的优良品质具
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规则元素在大学体育运动中,规则性随处可见,如体育运动
竞赛规则、时间规则等,其规定了体育运动者在具体的运动项目中应做些什么,
不得做什么等。对于体育运动者而言,在参赛过程中必须接受规则的约束,又要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