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04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第三节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融合




                一、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观念在较早就被提出,它利用专业课程与素质培养课程中的德育、
            智育要素,转变以往专业课与通识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方法与策略,并
            以思想政治课程理论为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从这

            一点可以看出,它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能够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三观和思想政
            治品质。在这种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大学体育学科与思政相融合,能够促进
            体育学科技能与政治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体育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全
            面发展。

                (一)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思政课,构建大学体育思政教学的核
            心是构建高校的德育课程。大学体育课对学生在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意识、开

            拓性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对
            学科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所承载的教育功能进行梳理,融入课
            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大学体育课程

            思想政治建设是当前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当前大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丰富体育精神内核
                在课程思政视野下,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可以有效地降低和改变传统的

            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挖掘和培养优良的体育精神文化,
            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和社会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价值
            观。如果利用体育课程思政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体育强国、终身体育的思想传
            递给大学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通过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体会,体会到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公平意识,协作意识,
            通过对传统体育运动和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大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我国的体育
            内涵和文化价值,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大学的体育文化内



            ·94·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