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9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理论知识的方式构建课程内容,思政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地和体育课程结合起来,
导致学生在面对枯燥单一的思政教学时,往往并有多大的学习兴趣,导致大学体
育课程思政开展不够顺利。
3. 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现阶段,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考察仍停留在对教师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至
上,考察的重点也放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相关能力是否达标,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运动能力挂钩,这样的评价模式过于浅显,忽略了体育
课程教育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学生爱国主义的提升、体育精神的传
承、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内容都是评价教师课程思政开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但
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这也导致体育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放在了专业课程教育之上,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
化的进程。
4. 教师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能力是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师队
伍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很多教师认为专
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是独立的个体,并没有掌握两者融合的相关理论知识
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大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在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中不能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课程思政的质量提高,挖掘
课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教师来讲十分困难,由此可见教师能力问题是
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因素。
(三)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运动技能和运动理论的传授,在学生形成体育方面知识和
技能的同时还伴随着思维品质和品德行为的养成,体育中蕴含的团队协作精神、
爱国主义文化以及勇敢面对挫折等精神都是体育教育开展德育的优良载体。因此,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理念的优势,从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积
极融合思政教育理念,从而发挥出体育育人的重大作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方
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深化课程教育改革,探寻适合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全新尝试,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能传统
教育理念所束缚,深入了解思政教育和体育课程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开发出适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