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87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政课程教育中,依然存在专职教师不达标的现象,以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
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等问题。再加上科研任务与一些日常教学工作,使得超过 35%
的教师出现疲于教学的现象。该现象既不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又
不利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发展。另外,教师不乐教现象在高校中也较
为常见。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存在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但实践教学素养缺乏的问题,
出现教师无法满足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象。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立德树人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将德育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各个环节中,提升大
学生思想素养,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高校、教师应认识到思政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需要意识到当前思政课程存在
的不足,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与优化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构建思政课程体系的主要参与
者。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软实力。
高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实施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模式,提高思
政实践课程教师质量,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具言之,高校应实施内整外引策略,优化提高思政课程师资质量。各高校可
引导社科教研人员转换专业发展方向,或者兼任思政课程教师,有效提升当前思
政课程教师队伍质量。同时,高校还可通过聘请已经退休思政教师,或者引进符
合条件的毕业生,以及特聘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相关人才,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
框架,逐渐扩充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同时,高校还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强化教
师技能。高校人事部门需要按照思政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
改善现有教师培育方向与方法。此过程中,高校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型培训,
并引导教师投身于考研调查之中,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也
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积极投身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提升自身实践技能,
以更好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2. 优化课程培养目标
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实
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高校不仅要丰富其理论
知识、实现知识技能提升,还需要提升其思想品德与情感价值,升级与完善学生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