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6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4.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1)计量认证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在《计量法》明确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列入强行检定目录,

            所有在用监测仪器都是经过计量检定,也就是给予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保护
            领域方面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格。经过计量器具检定的监测数据具有真实可
            靠性,具有了法律效力。
                (2)实验室认可保证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站都经过严格的实验室认可,强制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站依
            据国际通用的 ISO/IECl7025 建立起质量体系,全面提升监测站管理水平和技术
            能力,而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保证监测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
            标准执行,从而确保了监测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质量。
                经过认可的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其监测数据的法律举证性得到承认,可以保
            证环境污染纠纷解决和技术仲裁的可靠性,公正地保护排污者和受污染双方的利
            益,保证监督管理的效能,维护了执法的公正性。

                (二)从执法角度分析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执法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生
            态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判断污染程度,再根据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可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更像是环境执法定罪量刑的一把尺子,有时还是执法工

            作的耳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环境监测由环保法决定是执法行为的。环保法八项环境管理制度
            中均提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由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评价
            资料,竣工验收必须由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治理设施运行效果提供监测报告,排污

            收费取决于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等。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作为执法行为
            是由环保法八项制度具体内容决定的。
                第二,环境保护法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监测是执法行为。环境保护
            法涉及方面较多,有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需要大量技术支持,是一个综

            合的法律部门。环境保护法是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律,要客观反映自然规
            律,其中就要充分体现大量环境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方法等,这些决定环境保
            护法是一个专业性的法律部门。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为



            ·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