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0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统中的监测对象做出准确判断与科学分析,对收集获取的数据信息采取进一步的
            科学分析与系统对比,以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据,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理生态系统的
            方法措施。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合理的生态问题。其二,对监测站位置
            作出合理选择。其三,确定合理监测周期。监测全过程阶段以图像和监测数据为
            主,采取系统分析与科学处理。
                (二)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建立原则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其一,代表性原则。对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关键问题作出全面准确的反映。其二,敏感性。以生态环境内
            部对外部环境变化作为敏感因素,以此作为监测指标。其三,可操作性。以特点
            鲜明的生态系统指标为主,对此开展科学、严格的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在设置方面,应对生态系统类型加以重点考虑,以代表性较强的基础要素为主,
            以此作为监测指标。一般而言,陆地生态系统以水文、植物与土壤等居多。水文
            生态系统以水质、微生物和水文等居多。此外,不同的生态系统应当基于具体特
            点确定监测目标。


                三、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一)为排污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讲,完善排污标准非常关键。在科学完善的排污标准引

            导下,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科学治理。生态环境
            保护工作始终在探索中总结,不断提炼工作经验,逐步对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进行
            调整。虽然近些年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
            态环境问题改善明显,但是因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复杂,加上环境问题严重,所

            以依然存在诸多环境乱象亟待治理。例如,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污水排放治理
            工作,污水直接排放问题始终困扰着水质治理工作的开展,因为未经过净化的污
            水直接排放将导致其对地下水体质量造成污染,并威胁大众饮水安全与健康,所
            以要积极落实环境监测工作,针对地下水排放制定明确的净化处理标准,实时对

            地下水排放予以监测。在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方面,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对空气污染
            情况进行监测与治理,可迅速锁定空气污染成因并督促整改。借助生态环境监测
            能力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排污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