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2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第三节 生态环境监测现状的发展及趋势
一、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分析
(一)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背景下,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研究应用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阶段,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和推
广。生物技术相较于其他学科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是基于微观的角度对生态环境进
行监测,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成
分复杂且繁多,许多污染物含量很低,单纯依靠物理化学技术进行分析只能得到
环境中污染物的具体含量及其变化,却不能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毒害作用等,
但是生物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其能够获取更多环境污染物质的信息,全
面掌握环境污染状况。相关人员利用生物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监
测,同时提高了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地位,推动生物技术实现更好的创
新和发展。在现阶段环境监测当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为生物大分子型标记监
测和 PCR 等。
1. 生物大分子型标记物监测应用技术
当前,生态大分子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其不仅
有较强的独特性和提前预警性,还具有适应性,能够有效利用分子的适应性对生
态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更能促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为环境污染的生物
修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生物大分子型标记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核酸和蛋
白质。
(1)核酸分子标记物技术
核酸分子标记物技术主要分为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
DNA 芯片技术和 16SrRNA 检测技术。目前,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较广的技
术是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其可以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各种类型 DNA 造成
的损伤作为生物标记物来监测环境中的化学毒性,主要内容包括 DNA 加合物的
检测、DNA 链断裂的检测和 DNA 甲基化测定。
DNA 加合物是一种共价结合物,有可能成为导致癌变或突变的最小因子,
在一定程度上与致癌物有着巨大的联系,在进行 DNA 加合物检测过程中可以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