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67

第六章  声环境监测研究



                            第二节  声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噪声


                 一、环境噪声的特性及危害


                 (一)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
             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 交通噪声

                 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
                 2. 工业噪声

                 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3. 建筑施工
                 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
             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4. 社会生活

                 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
             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这类噪声一般
             在 80dB 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 50~80dB,电风扇的噪声为 30~65dB,

             空调机、电视机为 70dB。
                 (二)环境噪声的特性
                 1. 主观感觉性
                 声环境影响是种感觉性公害,原因是它不仅取决于噪声强度的大小,而且取
             决于受影响人当时的行为状态,并与本人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觉)因素有

             关。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行为状态下对同一种噪声会有不同的反应。
                 2. 局地性和分散性
                 声环境影响的局地性和分散性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任何一个环境噪声源,

             由于距离发散衰减等因素只能影响一定的范围,超过一定距离的人群就不会受到
             该声源的影响;其二,环境的噪声源是分散的,可以认为噪声源是无处不在的,
             人群可受到不同地点的噪声影响。




                                                                                 ·155·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