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69
第六章 声环境监测研究
中要重点考虑区域功能,确保后续噪声监测或噪声治理工作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
例如,在划分过程中,根据城市混合用地区域,可以分为 1 类、2 类、3 类声环
境功能区:1 类包含居民住宅、学校教育机构以及医院等场所;2 类则以集市、
商场与金融机构为主;3 类为城市的工业生产、物流运输等混合用地区域。其中
1 类区域对噪声控制要求更高,3 类区域的噪声标准适当降低,通过划分出不同
的声环境功能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方法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
在声环境功能区划过程中,应确保各区域划分合理,严格遵循功能主导、统
筹规划两个重要原则,提高划分方案的可行性。一方面,遵循功能主导的划分原
则,在声环境功能区化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该区域的功能性,必须在不影响该区
域社会功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进行区划。另一方面,遵循统筹规划原则,由于
声环境功能区划过程中会涉及不同行业、领域,因此要从全局入手做好统筹规划,
这样才能保障方案合理,不会出现矛盾冲突等问题,确保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声环境功能区划是噪声监测、声环境治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在声环境功能区
划过程中,要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状态,转化为不同区域和敏感目标,
这样就能更为精准地对城市声环境进行管控。例如,在夜间睡眠时,声环境需要
控制在 30 dB(A)以下,白天工作时声环境控制在 40 dB(A)即可。由此可见,
声环境功能区划应将人的生活状态、声环境控制要求作为划分依据,将城市空间
划分为不同类型、等级的区域,每个区域对声环境有着不同标准,以便采取针对
性的治理措施,保障人们日常生活不受干扰。另外,在声环境功能去化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我国半部的规范标准,如 GB 4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其中就将
声环境进行明确划分,这也代表城市中的声环境较为复杂,不得不进行细致划分
进行治理。
(三)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顺序
在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划分顺序,从而保证划分方
案的可行性。首先对较好的区域进行统计,可以分为 6 个城区,并结合不同区域
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细致划分,对地区功能区划分成 0、1、3 类区,余下所有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