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77

第六章  业财融合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



             管理和交换企业各个来源的财务数据,进而形成了一个大数据仓库。财务共享中
             心的所有业务数据都能够随时用来检索并做数据分析,进而做出财务管理决策,
             可以促进企业业财融合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数据库

                 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需要依托海量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形成的基础决策单元,
             这些数据和单元将在应用过程中被各种财务分析模型和报表模块所调用。因此,

             这些决策单元的构建对于实现智能财务分析和决策,进而实现企业的业财融合来
             说至关重要。在大数据时代,需要人们尽快转换思维,改进技术手段来充分利用
             数据,通过构建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全面集成、整合、提取数据和发现数据
             价值,能够保存历史的、完整的、反映历史变迁过程的历史数据,同时还可以面

             向分析,支撑重大战略决策,大规模、高速吞吐地处理历史数据。基于前面分析
             的业财融合使用的数据来源,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收集的数据将会通过机器识别和
             初步处理自动进入数据库中匹配、存储,并且可以根据各种预设的模型生成决策
             子依据。业财融合要实现的功能是动态性和智能化,因此有别于传统财务分析系

             统依靠月季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各类指标的分析的静态财务分析,业财融合体
             系中除了应该大量收集企业本身的数据外,还应该关注两个来源的数据,即市场
             竞争数据和宏观环境数据。基于此,本部分构建两个企业数据库体系,一个是内
             部数据库体系,包括基础资产负债权益数据库、成本与损益类数据库、人力资源

             资产数据库和无形资产数据库等;另一个是外部数据库体系,包括集团上下游企
             业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等。以借此形成后续对企业各类实际需
             要的分析。
                 (一)完善企业内部数据库

                 所谓内部数据库,主要是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出发,所有的能够从企业内
             部提取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这些数据的提取决定了传统的财务分析在大数据时代
             的实现具有更加高速、智能化的体现。内部财务和业务指标包括企业各类资产、
             负债指标的实时增减变动,企业所有者权益指标的变动,企业的收入获得指标,

             企业的具体成本核算指标,各类税费的指标。这些数据形成的财务指标可以通过
             计算机自动抽取实时生成,无须等待年度或者会计期末,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随
             时取得。基础内部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65·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