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74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一方面,企业可以将绩效考核管理
主体责任直接分解,下放到具体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确保企业各项资金投入得
到合理、高效、安全地使用,使得资金投入者、会计核算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可
以准确及时地了解资金的投资、使用和管理情况,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将企业绩效管理的量化考核标准与实际绩效直接挂钩,并提供绩效
反馈,合理地激励企业的工作人员,促使各部门人员自主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分
析财务信息的业务动因,有助于界定财务信息波动的业务主责部门,在企业内部
形成良性循环,企业各部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人员的工
作效率。
二、建设原则
(一)效率优先原则
微观角度的业财融合就是为了通过提升企业绩效来提高企业价值,所以在框
架设计时要以企业绩效为优先加以考量。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要紧紧围绕着“以
业务经营为首”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协作。业财融合的建立是个漫
长的实践过程,由于要求很大的实践性,所以必须在实践的流程中逐步完善,并
不断改进,相对于盈利、收入、经营费用等指标来说,企业绩效的提升最具有真
实性,也最能体现企业的经营实力,所以效率优先原则最为重要。
(二)价值最大化原则
企业始终都在持续寻求自身价值实现,而业财融合的目的也就是利用不同方
式将企业的自身价值实现最优化,所以自身价值最优化也必将是此框架设计的主
要导向原则。在业财融合的框架设计中,近乎实时的信息生成、保存、传输与使
用模式保证了系统处理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的增强意味着信息价值的提升,将
促使更多企业加入信息共享体系中来。使用怎样的模式能提高企业业务与财务管
理等活动的信息融通能力,都不能脱离提升企业价值的现实问题,而企业价值也
就是检验业财融合效率的决定性标尺。
(三)信息安全共享原则
业财融合的目标实现需要信息的即时共享。无论是外部的业务数据,还是在
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在财会组织与管理人员之间或者在业务单位与管理人
员内部,都需要对信息达到有效共享。而保证安全和隐私是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