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46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同时,各教育机构也应当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加大会计信息化的比重,出版
业注重会计信息化书籍的出版以加强理论研究。此外,在市场发挥其不可取代作
用的同时,政府的导向作用也将对社会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加强专业师资力量队伍建设
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性学科,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很广,教
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业务知识理论,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信息操作技术。高
素质的专业师资力量是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关键,而目前具有复合型教育
背景的师资力量极其匮乏。高校也对改革师资力量有不少举措,如博士后培养机
制,会计专业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引入做博士后或计算机专业将会计专业毕
业的博士引入做博士后。还可以引入经验丰富的企业实践人才作为学校的客座教
授,将企业会计信息化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入学校做课题,加深对会计信息
化的理解。
3. 重新构建会计教育课程
高校应结合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会计信息化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并遵循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打破传统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会计课程和计
算机课程优化和衔接,以信息化为核心,重新打造一套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此
外,还可以专门针对计算机学生开设会计专业课程或建立双学位班,引导其向会
计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后备人才。
4. 革新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上课讲课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上
课旁听两种办法: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测评,主要是通过作业情况和闭卷
考试及上课表现来决定。这里主要说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考评是仅仅通过闭卷
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考试,很难检测到实践动手能力,会计信息化不单单是理论知
识就能掌握的,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可以增加模拟实验。通过上机来完成实验
的程度与效果来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考查了理论知识,也考查了实践
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信息
化人才增砖添瓦。
5. 校企合作
会计信息化对实践操作的要求很强,而目前高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实
践操作。通过校企合作,相互研究,能够发现高校教学的不足,而且学校与企业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