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33

第一章 风能资源评估发展与风电场选址



             在下列区域:首先,风能资源丰富区,即平均风速相对比较好,风功率密度比较
             好的地区。其次,风向比较稳定的地区。再次,风速日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小的地
             区。最后,自然灾害比较少的地区。第二,并网条件比较好,也就是风电场场址

             要临近主电网,风电场投资中线路的投资比较少,降低成本。第三,经济条件:
             要充分考虑风电成本和效益。第四,地理地形条件:地理条件是指风电场的地理
             位置、海拔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这将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运输、安装和调
             试等。地形主要是考虑风电场场址的地形地貌以及地面障碍物等。风电场场址最

             好选在比较平坦的地区,即在 4km 到 6km 的半径范围内,场址内的地形高度差
             最好小于 50 米,并且地形高长比小于 0.03。同时也要考虑场址中的障碍物的影
             响。第五,环境影响和评估:任何风电场的建设都要通过环评,因此在宏观选址
             阶段,考虑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微观选址

                 第一,现场测风:当风电场的选址到达微观选址的阶段时,仅有气象站的相
             关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选定的风场范围内进行现场测风,一般是要在装机

             地点安装测风塔进行最短一年的测风、测量风速、风向、温度、大气压等数据。
                 第二,风力机布局:在风电场中,风力发电机组的排布应该是整个风电场微
             观选址的核心了。风电机组在风场中排布方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容量
             系数,也就是影响风场实际的发电量的多少。而最佳的风电场排布方式是要综合

             考虑风向、风速、不同风向下的风速值、风电场的地形地貌、风力发电机的尾流
             效应、风电机组的特性同时还要考虑塔筒高度等。
                 第三,风电场场址评估:风电场的场址评估就是得出选定的风电场是不是适
             合建设风电场。在考虑了风电场风资源、投资规模、贷款利息、风电机性能以及

             电网负荷等因素,计算风电成本、回收年限等,得出本风电场适不适合开发建设。
                 第四,在微观选址结束之后,要对风电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可行性研究报
             告,从技术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风力机尾流效应

                 在风电场中,风力机经常处在相邻风力机的尾流中运行,尾流不但对风力机
             的功率输出有影响,而且对风力机的结构疲劳也是很有影响的。因此,在风电场



                                                                                     2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