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36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下,过去十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 66%,海上风电的降幅接近 56%,
            已经具备全面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人们使用风电不只是因为它绿色,更因为
            它便宜。

                十年间,中国建立起最完备、最具韧性的风电产业链体系。依托广阔的国内
            市场,中国打造出一条涵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
            套服务的成熟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制造的风电机组,
            包括国际品牌在华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 2/3 以上,发电机、轮毂、机架等铸

            锻件,以及叶片、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也占到全球市场的 70% 以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际局势的动荡,这条产业链经受住考验,展现出强
            大的韧性,证明了其已经能够有效支撑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的倍增。
                十年间,规模化开发风能资源的价值全面显现,不仅很好地确保了中国兑现

            应对气候的国际承诺,还释放出广泛的社会经济价值。大力发展风电,通过产业
            配套及产业组合,可以实现风电全生命周期产业价值的集合,已经在全国形成多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风电与制氢、海洋牧场等产业的融
            合发展,正在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

            更多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出现,风电还将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工业园区与高耗能产业完成脱碳的主要
            抓手。
                上述成就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成果正在惠及全球。

            伴随自身实力的逐步增强,愈加自信的中国风能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深度参与
            各国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积极投身国际组织和标准体系建设,将中国设备、标准、
            服务带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全球风电技术进步及高效、经济开发更
            多地区的风能资源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英、美等发达国家和

            地区到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蔚蓝的大海到广袤的荒漠,都能
            见到中国风能人忙碌的身影,中国风电已成为国际风电舞台上的关键参与者,在
            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

            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
            新型能源体系。在国家加紧推进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主力
            军的风电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期。如何抓住新一轮契机,紧紧依靠全产业



            2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