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34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规划中必须考虑风力机尾流效应。一般而言,当风经过风轮叶片后,风轮一方面
            会吸收部分风能,同时转动的风轮又致使风的湍动能增大,产生气流畸变、湍流,
            而风速的表现则是呈现突变减小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风电机组尾流效应。之后,

            在周围流场的约束下,风速又会随着风轮的距离渐远而得以逐渐恢复,如果风电
            场内的风电机组布置紧密,则会出现上游机组后面风的尾流效应尚存,风速尚不
            及恢复,进而导致下游机组风况恶化,输入风能不足,发电出力降低的情况。
                由于风力机从空气气流中吸收了能量和风力机本身对空气的扰动,尾流区的

            速度有一个衰减和逐渐恢复的过程。在风力机的尾流区内,离风力机越近的截面,
            速度损失越大,而在同一截面内,离风力机轴线越近,速度损失越大。在风电场
            中,位于尾流区的风力机由于来流速度的损失,使风力机功率输出减小,因此在
            风场布置风力机时,必须考虑尾流对风力机功率输出的影响。但是风电场中又难

            以绝对避免尾流效应的影响,因为在目前风电场的土地费用不断增加,如果机组
            布置过于稀疏,不但会相应占用过多土地,且风电场的面积就会增大,工程投资
            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就会显著增加。因此,机组间距的确定,也就是需要考虑风
            电机组尾流效应时,是一个考虑综合因素,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可行性之间

            进行选择的一个过程。


































            24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