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97

第七章  动物营养技术发展


             道层次、生产组织层次、肝脏层次,且各层次、系统间相互影响。而动物营养平
             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不应机械地研究某一个单一的营养过程,而是需要揭示
             动物体内不同营养层次的营养代谢机理和调控机制。此外,还需要发展适用于各

             研究过程的技术手段,而这又涉及学科交叉,在跨学科的理论基础上,整合出新
             的系统理论技术。饲粮营养物质之间的各种复杂协同与颉颃作用一直以来是动物
             营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往主要侧重于营养素的定性研究,而今后将会向定
             量方向深入,逐步建立起营养物质互作的定量关系模型,从而更加精确地配制营

             养平衡的全价高效日粮,以使动物发挥理想的生产性能。未来目标是以各种营养
             物质的生物学利用率为基础,研究所有营养物质间的可利用理想平衡模式,最终
             达到机体与各营养物质间的系统平衡,实现最佳“出入比”。
                 (四)消化道营养仍是研究重点,但研究领域有所扩展

                 动物消化道营养研究已经取得诸多进展,如饲料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进
             入消化道后的大致吸收过程以及最终吸收形式等都已经有大量报道。但由于不同
             动物消化道结构不同,消化过程复杂,对于许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状态以及相
             关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研究动

             物消化道营养,国内的科研机构已经研究开发出仿生消化仪,进一步提高了人们
             对营养素消化过程的认识,节省了开展动物实验的时间,但仍然需要进一步阐明
             动物消化道各种消化液的互作以及消化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仪器模拟与动物实
             际消化道功能的拟合程度。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瘤胃是饲料的“加工厂”,其发挥作用最大的“功臣”
             就是瘤胃微生物。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瘤胃微生物的研究也很多,由于瘤胃微
             生物种类繁多,数量以亿计,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瘤胃细菌上,而忽略了真菌,
             但瘤胃内真菌的作用也同样重要,人们对瘤胃内真菌的作用机理尚未探明,因此,

             关于瘤胃内各种微生物的营养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互作研究任务还十分艰巨。但
             是,研究瘤胃内微生物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以及对饲
             料蛋白特别是非蛋白氮的吸收利用,而糖类、脂质、氨基酸等物质的消化同单胃
             动物基本一致,仍主要取决于肠道消化,所以,未来反刍动物营养将从瘤胃营养

             扩展到肠道营养。采用肠道灌注法或者过瘤胃制剂等方法研究营养素在动物体内
             的吸收、代谢过程,可为建立反刍动物肠道营养评价体系提供方法基础。
                 对于单胃动物而言,主要消化器官是胃和肠道,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这



                                                                                    183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