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216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成功预测。所以,对于运用反刍动物粪便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营养物质消
化率是可行的,但是对 DMI、GE 消化率预测效果不佳,仍然需要进行动物试验。
2. 单胃动物饲料消化率测定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饲料消化率,不仅应用于反刍动物,在水产及单胃
动物上也有所应用。Schiborra 等证明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运用于预测猪饲粮和
粪便的营养成分含量,但是不能预测有机物和 CP 消化率。Zhou 等建立了运用近
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中猪可消化能和大多数氨基
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Glecross 等证明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澳洲肺鱼饲
料中可消化蛋白质和能值的可能性。李玉鹏等验证了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棉
籽粕营养成分和蛋公鸡代谢能的可行性。Li 等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准确检测育
肥猪玉米饲料的消化能。
第四节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质量
一、实验动物营养与饲养特点
实验动物与畜牧业中的家畜、家禽等动物由于用途的不同,在营养要求上存
在明显的区别。畜牧业要求动物提供肉、蛋、奶等产品,因此需要供给动物足够
的营养和能量来满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最低的养殖成本下获得最大的生产性
能,追求的是动物的经济性能。而对实验动物的要求是具有稳定的遗传性,个体
间差异最小,生理生化指标正常,体质量达到实验要求,追求的是动物质量的标
准化,因此实验动物饲料在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繁殖条件下,要求营养与质量恒定,
最大限度地避免来自饲料和营养的波动造成动物质量变化,才能保证实验动物所
完成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
为了保证实验动物健康生长,符合科学研究的需要,要求提供的实验动物
饲料应该无毒、无害,不得使用抗生素、驱虫剂、防腐剂、色素、促生长剂以及
激素等添加剂。在选择原料时,要全面分析评价其营养特性及卫生指标,某些原
料如棉籽饼粕、菜籽饼粕、亚麻广粕等尽管价格低廉,个别氨基酸含量高,但是
因为含有毒素或抗营养因子,会造成动物生理生化指标异常,严重的还会影响实
验动物的生长繁殖,因此要严格禁止使用。实验动物还被用于药物和生物制品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