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7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217
第七章 动物营养技术发展
研究和检定,因此在实验动物饲料中不能添加药物添加剂,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
影响。
常见的实验动物饲料均为配合饲料,能提供实验动物全价营养成分,正常情
况下不需要补充其他营养物质。按照实验动物的生长特点划分饲料产品比较简单,
一般只分为两种,即生长、繁殖饲料和维持饲料。饲料产品形式以颗粒料和膨化
料为主,特点是饲料营养分布均匀,饲料经过制粒或膨化过程达到熟化,能提高
消化吸收率,防止动物出现腹泻等症状,而且动物采食方便,减少饲料浪费,避
免动物挑食。
实验动物因其使用目的的特殊性,对其饲料中化学污染物等卫生指标要求更
高。除满足饲料卫生标准要求外,还需严格遵守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对饲
料污染物的要求。在 SPF(无特定病原体)、GF(无菌)和 GN(悉生)动物的
饲养过程中,所用饲料要求无菌,还需要对饲料进行高压灭菌或者 60Co 辐照灭
菌处理。
二、饲料质量影响因素
(一)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直接决定了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在以往的工作中,许多研究机
构致力于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标准化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动物实验过程的变异
源,提高研究质量。1970 年代初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通过制定第一个“公开配方的实验动物饲料”来标准化实验动物配方。
该饲料配方采用固定的天然原料组成比例,饲料生产商按照此配方生产的饲料质
量差异比较小,能减少实验变异性。
在设计实验动物饲料配方时,除了考虑不同实验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还应
结合本地区原料的种类和来源,在满足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饲
料中微生物、霉菌毒素、重金属、植物雌激素等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公开的实验
动物饲料配方大多由研究机构来制定,所有成分(即定量成分配方)的浓度都是
公开可用的,因此使研究人员可以控制这一重要的环境变量,但是对于大部分实
验动物生产者或研究者来说,该类配方原料来源和稳定性较差,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使用范围有限。保密配方也称为商业配方,是由专业的饲料公司来设计使用
的,定量成分组成并不公开,因此配方的质量差异比较大,取决于饲料公司的研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