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18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显出来。而反之,如果学生本身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条件,在进行思想政治
            工作的内容的学习时,这些学生本身就更加容易和向他们灌输这些知识的工作者
            们建立和谐和信任的关系,本身也更加希望通过这种良好、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来帮助他们自身的品德和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因此,通过这种心理咨询工
            作的不断开展,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对他们内心存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
            进行矫正,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对于在中国各大高
            校中整体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这种心理咨询的开展在中国的部分高校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
            是从总体上来看,这种针对学生所开展的特定心理咨询并没有在大部分的高校中
            普及,与此同时,即便是这项工作在一部分高校中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但是
            却并没有在高校中设立相应的特定机构,缺乏专项的人员去从事这项工作,更多

            情况是由一些从事其他方面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去兼任,这些工作人
            员本身并没有经过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就
            会存在内容过于僵化、辅导的形式相对单调以及传授的内容与学生个体本身的对
            应性不是十分强烈等情况,这样就会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深

            入性。对于中国绝大部分高校来讲,对于一个学生的具体评价标准和其对于社会
            的价值体现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成绩是否优秀,以及在他们毕业之后实
            际的就业情况,而对于他们应当进行的心理辅导工作仍然缺乏必要的重视。这就
            摆在了德育教育专家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究竟怎样在高校中建立更好的心理咨

            询体系才能够让学生在遇到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精神的苦闷时,乐于去通过心
            理咨询来破解自身所存在的精神层面的障碍,接受其他可以用来进行心灵倾诉的
            对象。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方法创新


                (一)“微时代”的到来
                “微时代”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由能实现即时信息获
            取传播的新媒体的兴起而推动开启的新时代,它以微博、微信、饭否等新媒体为

            标志,也包含微电影、微小说等一系列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练、介入生活细节,
            并给人们的交流、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事物。随着手机客户端技术的不
            断革新,越来越多的“00 后”大学生日渐成为社交网站和微博的主要使用者,



            ·110·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