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9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既有对往日时光的依恋,也有对现实的不知所措;既满怀信
心,又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既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和指引,又不
愿他人介入自己的个人生活。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入学之初良好
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未能长期坚持下去,进而
导致其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甚至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推时度日。
(2)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
独立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围绕
学习目标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对科技文化知识兴趣较高,对一些实用性课程、专
题讲座、技能比赛等反映出极大的兴趣。期望在一些科技和学术性活动中拓宽知
识,在一些娱乐活动中陶冶情操。但是,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抱着
一种“体验一下大学生活”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
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自学不用心,经常迟到、早退等。如不加强管
理教育,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3)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
独立本科院校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态是积极、进步、向上的,有志向,有
抱负,有美好的人生追求。不少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是成就一生、张扬个
性,实现自我;最重要的行为价值是有能力、有智慧、独立自主,有为国家、为
社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在他们眼里,缺乏素质和一技之长难以适应社会生存和
竞争,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但是,少数学生世界观和
人生观尚未成熟,缺少志向和远大目标,对集体活动和公益性活动没有兴趣,在
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往往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不
少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徘徊在高尚与实惠之间。加之他们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比
较缺乏,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不少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还是
浅层次的,对一些新生事物容易认识不清,原有的观念和看法也容易动摇。及时
纠正和引导,是独立本科院校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4)经济条件好,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是自费上大学的,学费远远高出二本大学的学费,没有
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目前,独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多是 21
世纪初出生的新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在艰苦朴素作风,劳动观念、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