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64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是一种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大气压下室
温下即可进行、无需进行预处理即可提供快速分析和可变体积进样的气相分离检
测技术。目前,马良采取顶空固相微萃取 - 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o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分
析玉米在常温(25℃)密闭储藏过程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组成。孙嘉卿等结合
GC-MS 和 GC-IMS 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下玉米的气味指纹图谱,发现构成玉米气
味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钱佳成在不同水分和温度条件下,通
过 GC-MS 对玉米各类挥发物质进行分类,发现水分与温度对玉米储藏品质影响
显著。可见,通过不同成分和含量的风味挥发性物质可以对储粮品质进行判定。
偏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技术是节能、优质储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
前我国粮食仓储现行措施,在保证安全仓储的同时应立足“减损降耗”“保质安
全”,向“绿色健康”“环保低碳”方向转变,积极解决当前制约技术的难点问
题,同时继续开发新型绿色保粮技术,不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使其在更大范围
内被推广应用,为储粮研究工作不断添砖加瓦。
三、寒冷地区粮储建筑节能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广大寒冷地区,尤其偏远地区能源供应严重不足。粮储
建筑在运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储藏质量,能耗居高不下。一些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
保温措施使得能耗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地区热效率只有 15% 上下。粮储建筑的
外墙、屋面和门窗等仍采用较为老旧的常规做法,致使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高,尤其屋面和外墙与比照的粮储节能建筑相比较,达 40% 以上,致使生产能
耗居高不下,能源消耗过于浪费,粮储环境得不到相应改善。广大北方农村的粮
储建筑相当一部分在节能减排方面形势十分严峻,在新技术节能的设计施工上仍
有缺失,这与国家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优化粮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
1. 太阳能的利用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属于二类区域,太阳能较
2
为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5850~6680MJ/m 。太阳能在广大北方地区具备可开
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根据已经取得的经验来看,在粮储建筑中的用途主要有以下
几点。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