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69
第三章 粮食仓储技术与管理
用烘干机、烘干塔进行大规模粮食干燥,对解决我国粮食收储运过程中的损耗问
题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粮食干燥均匀性差,单位干燥能耗偏高,设备投资
大、对粮食品质有一定影响等缺点。此外,若烘干参数与工艺选取不当,会导致
粮食干燥不均匀和品质下降,如蛋白质变性、种子发芽率降低、食用品质降低等。
鉴于烘干机和烘干塔的一系列劣势,粮食节能、保质、均匀干燥,粮情监控、智
能控制及相关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是目前亟待研究的内容。
(一)粮食就仓干燥技术概述
粮食就仓干燥是一种集干燥、仓储为一体的技术形式,是将新收获的粮食直
接装入配有机械通风系统的储粮仓内,通常使用常温空气进行干燥;在环境湿度
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降低空气湿度,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模拟粮食自然
晾晒环境风温条件,对仓内粮食进行低温通风干燥,保证粮食安全和品质的一种
干燥储藏技术。
利用就仓干燥通风系统,可对储粮进行降水、降温处理,有效减缓粮食自身
的呼吸作用,促使后熟的完成,有效抑制储粮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高粮食的
储藏稳定性,防止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品质劣变等。就仓干燥技术主要是采用
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对粮食进行通风干燥,主风道放置在粮面或粮仓底部,通过
软管将主风道与支风道、立于粮堆中的通风管组合连接起来,支风道与支风道之
间的距离、通风管在粮堆内的深浅可根据通风需要进行调节。使用此类通风系统
可解决粮堆通风干燥不均匀及通风死角等问题。粮食就仓通风干燥的质热交换过
程和机理比较复杂,粮食品质状况、水分含量、粮堆高度,环境温湿度参数、通
风系统类型、气流速率以及操作、管理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干燥效果。同时,就仓
通风干燥也是一种缓速、慢效的干燥过程,干燥周期一般较长,需要几天甚至几
周时间,故在对高水分粮食进行干燥时需要实时监控粮情及时通风处理。
就仓干燥技术因其不受场地限制,具有投资少、劳动强度小、运行费用低等
优点,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储备,提高粮食品质,提升粮食购销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在粮食就仓干燥领
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四川省粮食局采用新型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 800
多吨平均水分为 16.5% 的小麦进行就仓通风干燥处理,将小麦水分降至安全水分,
且通风干燥后的小麦与同品种进行晾晒处理的小麦在品质上没有明显差异。
中央储备粮商洛直属库与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了高水分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