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7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IT 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
有 2~3 年实践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它们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中国高
等院校每年有数十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导致这种现象的关
键在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具备 2~3 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于是社会上就应运而生了
一大批 IT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它们专门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为他们推荐就业。
为学生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并安排所有学生就业,这对学校来说是不可能的
(不是不愿做而是做不到)。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知识和能力结构与时俱进的
“双师型”教师;学校没有如职业技术培训机构那样广泛的就业渠道。学生要想
在 IT 行业中找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只有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职业技术培训。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上的职业技术培训不仅花钱多,而且由于培训时间与
学校上课时间冲突,经常出现逃课现象,导致专业课程不及格。因此,学校主动
与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合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 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也是反
映教育者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必须仔细设计。
我们的做法是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出哪
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对理论教学和实践
教学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进行融合,最后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体系时,一要保证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既照顾到大多
数学生毕业后即去就业的现实情况,基础理论不能过深过精,又照顾到少数学生
考研的需要,适当开设专业选修课。二要同时构建专业技术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把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培训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时尽量把
技术基础打扎实,这样可以缩短职业技术培训的时间,增强培训效果,降低培训
费用。
因此,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时,可以与职业培训机构紧
密合作,协商解决专业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培训课程的衔接问题。
2.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让其具备获
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离开
了实践,学生将一事无成。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