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75

第三章  计算机教育



             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
             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应以第二、三层次为主要目标。目标定位明确以后,具体措
             施就该围绕目标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应该根据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
             的教学内容。大纲的制定应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
             展,已经形成了自身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础理论知识已经比较成熟,在选择

             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基础知识与新兴技术。例如,当今网络体系结构的工
             业标准是 TCP/IP,而 OSI 参考模型只要介绍其特点和对学习网络体系结构的意
             义即可;再如,X.25、帧中继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术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适
             当增加 FDDI、无线局域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当前热门的技术内容。其次,

             要注重教材建设,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教师可以自行编
             写教材,也可以选择已出版的优秀教材。英文版教材如 Andrew S.Tanenbaum 的
             Computer Network,该书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经典教材,在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网
             络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该书的中文版也已出版。

                 (三)校企合作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根据网络教学设计流程框图,自主设计了基于网络教学评价策略的工作过程
             导向“计算机组网与管理”网络教学平台。
                 该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分为公有栏目和教学平台两个部分。公有栏目是课程的

             相关介绍部分,教学平台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园区。在网络学习环境
             不同的学习情境阶段,学习序列和媒体差异已经不明显,教学媒体依据评价策略,
             通过对基于资源的教学策略和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整合,采用资讯、决
             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教学,对每个学习情境进行单独的形成

             性或总结性评价,同时该评价又是下一阶段学习情境的诊断性评价。
                 学习结束采用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解决方案
             研究、教育考试产品开发,为在校学生、行业企业在职人员提供主流 IT 应用技
             能教育服务及职业能力测评服务的技术型企业)为企业定制的评测模型,由仿真

             评测系统抽取符合需求的模拟场景,通过记录被测试人员在此模拟场景中的实际
             操作,进而对其进行分析能力、基础知识、技术应用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四个方
             面的总结性评价。



                                                                                  ·63·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