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68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nformatization in Personnel Archives Management


            业档案工作高效运营的重要保证。当前,档案安全制度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保
            障企业档案安全的制度基础薄弱,相关制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已存在的相关
            成果仅涉及档案安全的某些具体内容,进而影响企业档案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环

            境及其宣传进程。第二,企业档案安全监督评价机制需制定。长久以来,各企业
            致力于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而依据杜邦布拉德利曲线模型可知,企业只有在建
            立严格的监督文化基础之上,才能达到“团队管理阶段”的目标。而企业档案安
            全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软文化”,是企业档案安全文化在法律

            现象上的反映。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在其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建
            设较为完备,但是缺少有关企业档案安全的监督评价机制。此外,企业档案安全
            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是否呈现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员工的全情参与以及员工的监督和反馈。基于此,档案行政部门和企业相关部

            门需进一步关注和鼓励企业制定严格合理的监督评价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权
            责,对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运行情况、档案工作者行为、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等
            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以保障企业档案安全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顺利开展。第三,
            档案安全考核评估制度待细化。意识不同,行为不同,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全

            权委托给档案部门或是安全部门,各级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也需以身作则推动档案
            安全管理。因此,若想让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和保护工作发生改变,让员工安全行
            为发生改变,首先要让员工的思维意识发生改变,而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和保障
            作用便是基础,安全考核评估制度便起着激励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企业激励机

            制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方面,欠缺对企业档案安全考核评估
            制度的研究和重视。此次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少有企业档案部门进行日常的
            档案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评估,这就容易造成这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不
            安全因素,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安全的认识出现偏差,行动不力,致使档案受到不

            安全因素的威胁,为企业档案工作乃至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制造了安全隐患,也
            对企业档案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三)企业档案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结构失衡
                第一,企业档案安全工作的人员配备失衡。当前,由于各企业在企业类型、

            规模大小、收支情况和对档案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导致企业在档案人
            才队伍组成结构方面也有不同之处。首先,部分小微企业的档案专业人员、安全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较差且行动不力,耽误企业成立专门的档案安全



            ·58·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