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237

» 第九章  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信息化、现
                代化、智能化的发展。
                    2.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振兴乡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策。切实将人工智
                能技术合理运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大量实践证明,智

                能化的农业机械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智能化水平,能够将机械设备的优势
                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
                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

                实现快速发展。
                    3. 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
                逐渐离开农村,选择到城市就业,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很多

                留守老人根本干不动农活,农业生产压力巨大。而通过在农业机械中有效应用人工智
                能技术,则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压力,这对于保证国家
                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对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用人工智能、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进行农业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工作
                环境。当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融入日常劳动中,在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下可以降低人
                力的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与农业机械相结合,不断地向

                智能化农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全行业大规模机械化。在耕种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工
                作中,进行科学、精准的管控,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自动驾驶、
                精准施肥灌溉、精准喷药等。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实现数据更科学、更全面,用

                智能系统进行分析获取准确的方案,以尽可能降低客观条件对农业种植的影响。
                    2. 更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能够更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利用人
                工智能进行精准的田间灌溉、精准的数据分析,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人

                工智能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全产业链的整合、智慧农业机械建设、物联网建设、
                全产业链云平台建设、无人化农场管理等,实现育苗、耕种、施肥、收割、售卖等环
                节的链接和整合,通过人工智能的智能分析和监控,进行合理耕作,将科学技术与用
                地养地的政策相结合。

                    3.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生态效益
                    人工智能可以使农业行业实现无人化,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的


                                                                                         • 223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