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55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第一节  理论概述


                 恩格斯曾说:“科学的理论思维是一个民族站在最高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要对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优化进行研究,就要厘清“四个自信”
             的含义,同时这也是开展研究的基本逻辑前提。将“四个自信”看作一个整体,

             剖析“四个自信”独特的性质,全面把握好“四个自信”教育的整体功能。通过
             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立德树人理论和系统结构理论做简要阐释,为高
             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优化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科学的学理依据。


                 一、“四个自信”的相关概念

                 “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总结,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回应,更是对中

             国未来前进方向的确信。要以“四个自信”塑造时代新人,于新时代中阐扬它的
             教育价值,就要对其“四个自信”的内涵、特质和价值有自觉的省思,把握好对
             “四个自信”的全面认识,继而为“四个自信”育人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

                 “四个自信”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建设成果,是中国应对复杂环境、战胜种种
             挫折的精神支撑,是铸就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理论自信”的科学内涵

                 理论自信就是对理论的正确性、真理性、先进性的认可、肯定和信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为基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思想精髓,
             并且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实际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创新成果,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表现为对各种
             理论、制度、方针、政策、指导思想的充分信赖,是共产党人对自己所坚持的理



                                                                                    147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