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60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更加倾向于对文化、艺术、
思想、理想上的精神追求,以及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等。其次,个人能力
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个人的能力、个人的体力,
或者自身存在的本质力量的总和运用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强调:“世界上任何
人都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发展或拓展自身一切的能力。”最后,人的个性发展是
全面的。所谓人的“个性”,是指“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区别
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是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
施展、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元素。以个人全面发展作为优化
“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
(三)系统结构理论
系统一词,主要是指: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且强调部分之和的作用。理论生
物学家 L.Von.Bertalanffy(贝塔朗菲)就曾强调:系统主要以研究“整体”为重点。
系统结构理论是指基于一个整体的视角,研究探讨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
而实现最优目标。该观点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整体论的观点,也就是所有的
有机体都能够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二是动态论的观点,主要是强调世间一切的
生命都是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同时伴有某种稳定性;三是层次论的观点,
即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依据属于自身的层次和级别组建起来的。基于以上观点,系
统结构理论呈现出了联系观、发展观、运动观、层次观、整体观的观念,对构建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机制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坚持联系、整体的观点。
“四个自信”教育各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通过某种联结方式在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整体。因此,只有坚持用联系、整体的观点去看
待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才能更好把握“四个自信”教育机制的整体效能。二是
坚持运动、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发展
的。”诚然,通过健全“四个自信”教育机制去优化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提升“四个自信”教育成效,是在其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
的。因此,适当调整、科学规划“四个自信”教育的主体、介体及环体间的要素
和资源,将会促进“四个自信”教育功能更好的发挥。三是坚持层次的观点。层
次是指系统间的多个等级秩序,具有多元多样的特征。因此,对优化“四个自信”
教育的机制路径结构进行科学的分层,才能实现它的有效性发展和有序性调控,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