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65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个自信”教育成效。
六、大学生参与“四个自信”教育活动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只接受理论层面的引导灌
输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果,这就需要高校大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四个自信”
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对“四个自信”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然而,在关于您
对于高校举办的“四个自信”教育活动的参与频率的调查中,仅有 13.2% 的学生
表示经常参加,而占比 21.9% 的学生认为“四个自信”本就属于一种理论知识,
无须参加什么活动,所以他们选择从不参加“四个自信”教育活动。由此可知,
高校大学生对于“四个自信”的认识比较片面,参与“四个自信”教育相关活动
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提升教育活动的吸
引力和感染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参与“四个自信”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
必须就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重点从“四个自信”教育的主体、
介体和环体等三个构成要素方面探究“四个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四
个自信”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学习“四个自信”理论知识的根基,是高校教
育者进行“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少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
素质仍存在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树立或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其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我们未
来的认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作用。好的价值观会助推我们沿着更好的方向发
展,反之稍有偏差的价值观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反作用力。当前,少部分高校大学
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被喻为温室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没有经历过忍饥
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艰苦生活,把诸如自立自强、艰苦朴素、不畏艰难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