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63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关理论知识以及更好的坚定“四个自信”。所以,高校教育者仍需进一步引导高
校学生对“四个自信”内容的深入理解,真正做到对“四个自信”的入心、入脑。
三、“四个自信”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四个自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内
容丰富且晦涩难懂,这就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去加深对“四个自信”理
论的学习了解。马克思强调:“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每一种事物都有着
自己独立的思想、看法和见解。”高校大学生亦是如此,他们处于价值观形成的
重要过渡时期,心理特性和思想特征都处于较活跃的状态,极易被周围的事物所
左右。所以,教育者应以抓住大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进行“四个自
信”教育。但是,在“四个自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并未主动将学生思想实际
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并未将教育内容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在调查“四
个自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时,占比最多的选项是“四个自信”教育与
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联系较弱。即大部分学生表示教育者在面对学生的价值
观、理想信念出现问题的时候并未做到具体分析,未能用理论去阐述令学生感到
困惑的问题。为此,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高校大学生对于“四个
自信”的坚定信念和信仰。同时,在调查高校教育者引导学生学会用“四个自信”
理论去指导学习生活实践的时候。15.3% 的学生表示经常指导,36.9% 的学生选
择有时指导,有 31.8% 的学生表示从未指导。由此可知,这说明高校教育者在对
教育对象实施“四个自信”理论教育时,没有做到对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
有效引导,所以学生很难达到从内心深处去坚定“四个自信”。
四、高校的协同教育和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行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主要载体,其
在培养和培育大学生“四个自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部分高校只把“四
个自信”教育的重大任务放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没有实施任何有效的协同教
育,所有的专业课都把“四个自信”教育推到了思政课中,把专业课与“四个自
信”教育的关系划分得非常清楚,互不相关。这非常不利于对当代大学生“四个
自信”的全方位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经典的语句足以证明了
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同样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