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6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方法。当代部分高校因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课堂上仍采用对大学生进
            行灌输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遭到打击,学生变成了缺乏独立思
            考的机械记忆的机器。还有部分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和课时紧张的限制,对理论课

            和实践课的比例安排上很不合理,甚至将实践课直接取消。一旦理论不能结合实
            践应用于实践,那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进行“四个自信”教育便失去了现实意义。

                五、“四个自信”教育方式方法有待完善


                “四个自信”作为在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开始新的历史征程上,进一步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和完善我党的科学性、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宝贵理论。意识形态领域
            的教育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即以传统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四个

            自信”这一教育内容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过渡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填
            鸭式”教学法是理论灌输法的一种重要表现,是绝大多数教育者习惯使用的教学
            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也有弊,如果过度的使用“填鸭式”教学法,则学生的
            学习会呆板无趣,教学成果也打下折扣。“四个自信”是在历史的长河积淀中不

            断雕琢而成的宝贵成品,其理论的晦涩、深奥是重要特性之一,为此摒弃过渡的
            “填鸭式”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举措。然而,仍有部分教育者在传输“四个自信”
            理论知识时,并未对相应深奥的理论部分作出深入的阐释或讲解,也没有将实际
            生活和社会实践与之相联系起来讲解,仅仅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理论教育。甚至部

            分教师注重其“量”的输入,却忽略了“质”的输出,导致少部分学生仍对社会
            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未能作出正确的理解。二是 PPT 课件教学质
            量不佳。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赋予了教学领域新的生机和活力,PPT 课件作为互
            联网时代重要的教育辅助工具,其形象生动的图片、影视为改善教学成果、提高

            教育对象学习积极性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然而,当下部分高校教师一个 PPT
            课件使用出现了“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现状,课件内容缺乏严重的吸引力和创新
            性,课堂呈现出无生机和活力的授课状态,学生无法在情感上做到共鸣,继而无
            法从内心深处去真信、真懂“四个自信”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厌

            学、弃学的不良心态,教育工作也难以取得实效,更别遑论坚定“四个自信”。
            因此,教育者应科学运用、合理完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四个自信”教育内容
            的吸引力和高校大学生对授课方法的满意度和支持度,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四



            156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