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36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
第一,革新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航标”,决定着教学的目的
和方向。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革新观念,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结合新的
社会环境,确立新的教学观念,逐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如果进行教育改
革,忽视了对于教学观念的革新,那么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教育改革无法
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施行。
第二,革新教学和学习方式。教育方式是教学观念在实践中的映射,教学观
念的改革仅仅是从理论上和思想上进行改革活动,真正发挥改革作用的教育方式
改革。教学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一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教
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为此,高校应
当以学生作为改革的重点考虑对象,将学生不适应或者不利于学生能力发挥的教
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摒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生教学和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和教
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各自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教学效率,
保证在常规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能够最大化地对教学知识进行吸收,剔除对于学
生发展没有积极影响的教学要素,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对于冗余的教学流程要尽
量避免。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
的实践过程中,逐步确立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
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能力。
第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根本手段,方式
改革和观念改革所带来的改革效果都是暂时性的,只有从体制层面上,深化教育
改革,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且,中国的实际国情决定
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都是在体制下完成的,一旦体制出现漏洞,或者与实际改革理
念和方法不相符,那么改革势必无法长期、有效的推行。现阶段,体制改革已经
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高校内部管
理机制与市场发展和教育环境相适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
(三)高校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
如果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那么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之中,中国
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 重视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
许多教育学专家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