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8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容和课程计划,多方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之中,力争落实高校与区域
            经济的协同发展。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相似、教学和学科特色模糊、人
            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矛盾等突出问题。教育部提出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教育

            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原则是以推进企业与高校深层次合作和促进区域经
            济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高校不同专业各种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在大学生教育
            方面转变管理模式,进而使得高校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彰显出应用型和创新型人
            才培养的办学方向。

                产学研多方协同育人能够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可以
            使他们深入生产科研一线进行调研,地方企业能够提供将高校的科研项目转化为
            实际产品的宝贵资源,而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工程师可以到高校进行学历提升和知
            识培训,使得企业的科学技术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发

            展方面,政府机构通过对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教育政策、资金支持和教育管理改
            革的引导,创设出区域创新文化的氛围,夯实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激发了高校主动进行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大学生实践教育方面,
            其可以得到企业实际工作情景的真实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各种

            生产和研发流程,学习和熟悉企业的管理经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理
            论知识。在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大学生实践教育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人力培训经费
            的投入,招聘到优秀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员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岗位需求。
            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通过多方协同育人模式能够帮助高校树立鲜明的办学特色,

            提高高校社会地位,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通过与企业产学研项目合作开发,提
            升高校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转型升级。

                二、协同育人下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
            和不足。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协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到位。虽然高校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
            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教师之间

            的交流和协作仍然不够紧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其次,协同育人的实践需要支持和保障。尽管协同育人理念受到了广泛的认
            可和支持,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例如,高校教师和管理



            74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