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8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新目标,高校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育管理策略。在高校育人目标实现过程中,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是薄弱环节,而大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平台是导致这一
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要重视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第一,为大学生搭建校
内实践平台。当前高校的实践场所、设施等比较缺乏,学生在校内很难得到实践
机会,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内实践平台的搭建,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学生专业需求
建设不同的实践场所、实验室等,如机械设计实验室、自动化实训室、土木工程
建模实训室、软件工程实训室、模拟法庭、会计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等,学生在
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可以在这些实训基地中锻炼自身技能,由此提升自身综
合能力;第二,为大学生搭建校外实践平台,高校要积极与外部企业建立协同合
作,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和岗位,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的职场,
在工作中巩固和锻炼知识技能,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设置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协同育人中,高校是核
心部分,高校除了要对外联系协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外,还要在校内教学课程
方面改革创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实用型大学生,高校要改变
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视高校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高校要
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
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更要重视实践技能的传授,高校要增设实践课程,加大实
践课程的比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要及时带领学生来进行锻炼和实践,将
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实践课程
的内容设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就业发展,
因此高校要积极与政府、企业等协同交流,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
通过政府发展战略了解当前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企业生产运行了解企业
对人才知识、能力、技术的要求,然后高校和教师以此为依据设计实践课程体系,
同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围绕社会和企业需求培养出他们
需要的人才,让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就业和适应社会发展。
(四)培养协同育人的高校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要实施协同育人,培养
高素质的创新实用型人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要认真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