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My FlipBook
P. 121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以下两个方面。

                 单位管理层面的风险评估。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
            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有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有
            没有对关键人员和关键岗位进行轮岗。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是否设置了内控审计

            职能部门,或者是否协调组织各部门开展内控审计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有没有针对内控
            审计建立起联动机制,是否共同发挥了财务工作、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岗位的作用。在
            建立内控机制的过程中,针对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是否权责对等,是否职责分离。

            各项决策经过确定之后,是否随意变更;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等内容;不相容
            岗位之间,是否实现了相互分离。在进行内部授权审批工作中,有没有针对已经建立的制
            度进行优化与改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实效性。针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

            员的管理,主要考察培训情况和轮岗机制,以及内控审计工作中关键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
            与综合素质,是否与岗位资格相适应。

                 经济活动层面的风险评估。主要关注预算编制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是否存在无预算或超出预算的情况;有没有实现预期收入;在进行归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是否符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有没有向相关部门提供具体凭证;同时,对于各项需要验

            证的票据,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保管;针对政府采购工作,是否按照程序执行验收工作,是
            否按照相关的验收依据进行,有没有针对样品库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是

            否实现了归口管理,是否进一步明确资产使用责任人;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有
            没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点盘库;在进行资产处置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处置规定进行;
            同时,还要考察对于各项招标投资的管理,是否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

            招标投资过程中,是否对资金存在截留或挪用等违规情况;针对合同管理,是否进行了规
            范管理,有没有明确合同的经济范围条件,有没有认真监督合同履行过程。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控意识
                 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

            内部控制审计意识不够高。主要是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职工缺乏对内控的认识,
            对内控审计工作缺乏相对详尽的了解,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审计制度

            进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针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开展培训,导致行
            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地对国家有关的单位预算、政府采购以及会计核
            算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此外,也有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将内部控

            制审计制度纳入考核体系中,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机制,无法对各项经济
            活动进行审查,不能及时发现各项经济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可持
            续发展形成的阻碍。

         112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