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My FlipBook
P. 127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竣工后是否及时编制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并由第三方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项目竣工验
收合格后是否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对合同管理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合同管理活动包括前期的合同签订,执行期的合
同履行、合同变更、签订补充条款,以及特殊事项等。应重点关注合同管理是否有归口管
理部门;合同订立流程和权限审批程序是否完整;签订的合同是否进行分类管理和统一编
号;是否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于无法按时履约的合同,是否采取应对措施;
对于合同变更、补充,是否严格执行监督审查程序;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处理机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导向模式
在目标导向模式下,只有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才能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内部控制
目标为核心,一些学者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从战略、经营、合规、报告等 4 个目标入
手;有些学者认为评价视角应该是监管,评价时应由外部监管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
果进行评价;还有一些学者将财务数据、经营指标、内部控制等相结合,构建完善的评价
体系。通过对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进行分析,分析优势,主要包括:能够对内部
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衡量,尤其适用于利益相关者评价,以及外部监管者评价,
能够从多个角度反映内部控制工作情况。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强,可以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有助于工作人员明确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不论是评价对象,还是评价标准,相关内
容都是非常明确的。在评价过程中,相关信息资料容易获取,能减少人力和物力消耗,从
而降低评价工作成本,符合经济性原则。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避免流于形式。当然,目
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也有缺点。比如,评价关注点主要放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上,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比较片面,灵活性差,并不适合所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
(二)要素导向模式
要素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需要考虑内部控制要素,分析这些要素的特征,根据
每一个要素来设计评价指标,并对要素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
制评价主要以 COSO 报告中的五要素为核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评价每个要素的有效
性。要素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优势主要包括:在设计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时,
严格遵循内部控制五要素,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可行性。因为这几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存在严密的逻辑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内部控制情况,确保评价工作有理有据。
更适用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帮助工作人员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
解决对策。对内部控制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价,从局部扩展到整体,工作人员更容易接受,
有助于推广应用评价体系。当然,要素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也存在缺点:一是评价结
果受到内部人员主观性的影响,造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不足;二是评价指标复杂,会增加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