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My FlipBook
P. 19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1. 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
            越接近企业目标,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财富也实现了最大化,带来
            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企业的经济本质;利

            润最大化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利润越多,企业可利用的资本越多,越有发展能力。
            但这种观点存在以下缺陷:
                 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投资项目收益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收益将来值总额的大

            小,还要受取得收益时间的制约。因为早取得收益,就能早进行再投资,进而早获得新的
            收益。例如,今年获利 100 万元和明年获利 100 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
            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即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例如,同样获得 100 万元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 500 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 300 万

            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仅以利润这个绝对指标来衡量,不与投入的资本额联系
            起来,就难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一般而言,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追求最大

            利润有时会增加企业风险,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没有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例如,同样投入
            500 万元,本年获利 100 万元,一个企业的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的获利则

            全部是应收账款并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就
            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即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不考虑企

            业长远的发展。在这种管理导向下,资源可能被掠夺性地使用,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受
            损,一些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措施往往被忽视,如新产品的试制与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
            人才的培训、市场品牌的塑造、放弃有价值的兼并以减少商誉的摊销等,因为这些长期投

            资大多在会计上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进而会引起当期利润的下降。另外,追求一定时期的
            利润最大化并且将经营者的个人薪酬与利润挂钩时,还会导致会计欺骗行为的发生。如企
            业可以通过低估成本、高估收入、虚增资产等弄虚作假的行为来粉饰企业的会计报表,制

            造出虚假利润,导致企业多上缴所得税,多支付经营者报酬,使大量现金流出企业,形成
            了事实上的股东投入企业资本金的流失,也削弱了企业再生产的能力。

                 2. 资本利润率(或每股收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资本利润率(每
            股利润、每股收益或权益资本净利率)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

            缺点。这种观点本身概念明确,将企业实现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可以在
            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期间进行对比,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

                 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即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
          1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