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My FlipBook
P. 22

第一章 财务管理

            响。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而

            且股价波动也并非与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变动相一致,这给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衡量带来
            了一定的问题。
                 以上介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观点,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分歧之一是如何看待其他

            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包括债权人、顾客、职工、政府等。有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应当有多
            个目标,用来分别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从理论上看,任何学科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发展其理论和模型,

            任何决策只要符合目标就被认为是好的决策。唯一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理财提供统一的决策
            依据,并且保持各项决策的内在一致性。如果有多个目标,就很难指导决策的选择,并很
            难保证各项决策不发生冲突。

                 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化并非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国公司法都规定,股东权
            益是剩余权益,只有满足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之后才会有股东的利益。企业必须交税、给职

            工发工资、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才能获得税后收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
            求先于股东被满足,因此必须是有限度的。如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加限制,股东
            就不会有“剩余”了。除非股东确信投资会带来满意的回报,否则股东不会出资,其他利

            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无法实现。不可否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
            冲突。股东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伤

            害股东的利益。因此,要通过立法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保障双方的利益。企业守法经营
            基本就满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会有利于社会。
            当然,仅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及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三)不同利益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必然与各个方面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股东和债权人都为企业
            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只有经营者即管理当局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

            工作。因此,在企业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股东的目标,股东委托经营者代
            表自己管理企业,经营者为实现股东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并不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的目标也不一致。企业必须
            处理、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1.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经营者不持有公司股票或持有部分股
            票,他们只是所有者的代理人。所有者期望经营者代表他们的利益而工作,实现所有者财

            富最大化,而经营者则有其自身的利益考虑,两者的目标经常会不一致。通常而言,所有
            者支付给经营者报酬得多少基于经营者能够为所有者创造多少财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

            要利益冲突就是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经营
                                                                                               13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