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My FlipBook
P. 137
第六章 民营企业融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理论进行的信息完全假设。融资优序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一种“啄食顺序原则”。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因为企业的所有权和
经营权相互分离,从而在企业间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同,所以就会使企业融资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遵循一定的
顺序,形成一个优序策略,即企业首先会选择内部资金,其次是债权,最后是
股权。
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资本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渠道,
在选择融资渠道方面,主要考虑融资成本、融资效率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不同
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现
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常用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租赁、
不动产抵押、股权转让等。企业融资的资金根据其来源的渠道可以划分为内源融
资与外源融资;按取得的资金在企业存续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为长期融资与短期融
资;按企业是否直接融入资金可以划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指的是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进行出让,企业通过增资
的方式引进新股东,同时公司的总股本增加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包括基金
组织、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对冲资金等,它具有长期性、不可逆性、无负担
性等特点。企业通过股权融得的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但是企业的老股东要与
新股东一起分享企业的盈利和增长。按照融资渠道可以将股权融资划分为两大类,
分别为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所谓的公开市场发售,即公司通过股票市场这
个大环境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企业的股票,以此来募集资金,这种方式包括企业首
次公开募股(IPO)、已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企业的私募发售是指企业不通
过公开的市场,自己寻找特定的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为企业投资入股的一种融
资方式。
1. 股权融资——公募
公募面向广泛的社会大众,为了满足不同人的投资需要,公募在合同份数和
起点金额上没有设限。而且由于涉及众多中小投资人的利益,国家的政府监管部
门对公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基金使用方向、信息披露内容、风险防范上都严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