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My FlipBook
P. 142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小贷公司是小微企业最主要的外源融资渠道,在我国约
5600 万家小微企业中,需要银行贷款的比例达到 25.8%。
三是融资综合成本较高,融资难问题突出。近年来,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降
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这种措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通过金融机构对
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依然很高。银行贷
款的利率本身就偏高,而且商业银行又拥有定价权,所以能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定
不同的贷款利率。
通常情况下,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要支付高于基准贷款的利率,国有企业向
银行贷款支付的利率在基本利率下。虽然银行的贷款利率高,融资成本大,但是
也并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能够在银行获得所需的资金,随着经济的下行,银行
对民营企业抽贷、限贷、压贷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
裂的风险,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二、民营企业融资中遇到的问题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近年来金融方面讨论的热点。我们从外部环境与内部局
限两个方面分析,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融资手段缺乏创新
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利润积累的内部融资,
二是依靠外部资金支持的外部融资。然而,目前通过这两种方式融资得到的资金
数额有限,与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去甚远。民营企业在融资时难以取得国有企
业的优惠利率,还要支付高于债务的浮动利息,这使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不
仅加重其融资负担,还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中,许多
银行、小贷公司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和信誉水平难以做出准确评
估和判断,许多民营企业还需要额外支付费用来进行评估和担保,这又增加了融
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此外,当民营企业想借助抵质押模式进行融资时,又
会因缺少法律支持和保障的有效抵质押物而被拒之门外。最后,民营企业需要维
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可供支配的现金流不稳定,传统的融资可谓难上加难。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效率不可观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其商业信用远不及国有企业,投资方考虑自
身利益故而不敢轻易贷款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具体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