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My FlipBook
P. 143

第六章  民营企业融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来说,民营企业在借款之前,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不向外界公开自身
               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投资方获取信息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他们并不能准确地
               了解投资对象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相关项目的前期准备。与此同时,一些伪造信

               息骗取融资的行为加剧了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另外,在投入资金后,投资方难以
               实时跟踪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很多民营企业存在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和资金使用
               不规范的行为,在投入资金后,资金的使用效率低,投资回报率得不到保证。
                   (三)合规的抵押担保不充分

                   在进行融资时,为保障投资者利益与良好的市场环境,金融机构会要求民营
               企业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进行担保,而民营企业大部分缺少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足
               值的抵质押物,无法有效拓宽抵质押担保的范围。而金融机构为了避免信用风险
               和资金损失,反而要求这些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抵押担保来获取资金。由此可见,

               抵押担保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但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政
               府尚缺乏完整的制度,未建立有效的融资担保体系,难以为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
               制度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抵质押担保提供的创新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还需
               进一步探索。这些现实情况,共同导致了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扩大抵质押担保

               面临较大的困难。民营企业要获得充分的融资金额就需要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
               上,寻找新型融资担保方式,体现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资金风险保障有待加强
                   大多数民营企业盈亏状况不太稳定,投资风险较大。为了规避一定风险,投

               资方往往会设置较高的融资门槛,加剧融资困难。对于传统融资方式来说:第一,
               就流动性风险而言,民营企业目前所拥有的资产大多以房产、设备为主,这类资
               产的重要特点就是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不强,故而民营企业可供支配的现金流
               并不稳定,隐性流动性风险较大。第二,就信用风险而言,民营企业的违约概率

               风险敞口一直备受关注,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难以忽略这一问题。不
               仅如此,投资者的利益难以保障,相关部门对于民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仍然有待提
               高。对于新型融资方式来说:现存的互联网融资平台,大多数只作为连接融资方
               和投资方的桥梁,而不以自有资金参与投融资,缺乏完备的风险保障体系,难以

               保证资金的安全,并且由于起步较晚,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融资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就目前形势来看,基于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



                                                                                   ·135·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