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144

快乐高效学语文
            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仔细读几遍课文,想一想原来的办私塾读私学的目的,我

            们也就没有什么争论不休的必要了。再说,对于它的理解还应该结合当今的学生。
                首先,人们让自己的孩子上私塾,是让孩子学知识,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然也不乏考取前程的想法,那么就要为学生选择该学习的内容。“读经味如稻

            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讲的是读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书籍
            如同吃饭,读《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如同吃菜,读孔子老子孙

            子读墨家兵家阴阳家等著作如同尝了各种佐餐的调料。一句话,读书就是享受精
            神食粮。
                其次,学生学习的内容,还应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意识。那么,“三余”

            之说就有道理了。寿峰岚给自己的私塾馆取名为“三余书屋”就是这个用意吧。
            “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意思是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
                最后,办私塾,还要其个人的志向所在。寿镜吾的孙子寿宇说,他小的时候,
            祖父寿镜吾亲口对他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

            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
            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
            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

            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
                我在思索,为了激发兴趣也好,为了激励勤奋也罢,还是提醒子孙不谋官职

            也好,总应该让学生积极有趣地学习,接受教育才是。
                ②我的不解:“三余书屋”开业,寿峰岚特意请大书法家梁同书题写了牌匾。
            有一天,他的儿子寿韵樵挥笔将匾上的“余”改为“味”。寿韵樵的书法造诣高

            深,改过后的匾额上的字竟也浑然一体,如同梁同书本人改的一样,据说一些书
            法家也没看出破绽。“余”改为“味”是怎样改的?
                ③人教版教材以及山东省配套练习册对“三味书屋”部分都没有涉及思考问

            题。我不解。我的观点是课文的两个部分,对作者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我们应该利用课文的后半部分对学生进行

            尊师教育,热爱学习的教育。为此,我这样引导学生阅读:
                ①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你看出当时的学生是如何尊重学问的?又是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