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0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六、课堂阅读教学评价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的评价对改进语文教育的实施有推进作用,因此它
            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反馈意义。在新课程改

            革下,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理念的语文教学,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核
            心素养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就应更加规范教学评价机制。
                (一)评价内容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包括语言积累与规范、思维方法的掌握与整合、审美感知与体验、文化认同与归
            属四个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在小学低段的课堂阅读教学评价的内容往往更多关注
            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字、词、句段的知识点掌握多少,记忆背诵情

            况如何,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的审美的体验,对阅读材料的感知或是思维、
            文化素养的提升较少的列为评价内容之内。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为根本目标,那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评价上应该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学生

            进行具体化的评价。
                关注语言积累与运用。从阅读教学“语言”的角度来看,评价内容要重点关
            注学生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喜欢阅读,能掌握常见的识字方法;
            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初浅级的阅读信息的提取;可以从文章中积累语

            言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能背诵优秀篇章,形成初步的语感等。从语
            言的运用评价的内容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在课内外运用自己获取的言语信息进行完
            整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活动,文从字顺的情况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吸收阅读篇章
            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容进行情境写话,做到书写规范。关注思维方法掌握与整

            合。在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因此对学生的想
            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
            可以通过考查学生是否能进行初浅级的文章的信息提取能力、恰当地对课文进行
            拓展想象能力、将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相关句子进行适当的补充仿写、对文中

            阅读材料进行质疑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反馈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共同进步以及学
            生思维的提升。
                关注审美的感知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不单纯是文字层面的教学,还应该

            是对文章美的感知与欣赏。在教学评价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遣词
            造句、人物形象性格、修辞手法、文章结构、文本画面情境的再现等进行分析,


            9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